王涛独家爆料,巴萨、拜仁今夏中国行搁浅 足协审批受阻引热议

国内知名体育评论员王涛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透露,原定于今年夏季举行的巴塞罗那与拜仁慕尼黑中国行计划已基本“泡汤”,原因是相关审批程序未能通过中国足协的最终认可,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球迷与媒体的广泛讨论,也让期待已久的商业赛事盛宴再度蒙上阴影。

豪门中国行计划由来已久
早在2024年末,欧洲多家媒体便报道称,西甲豪门巴塞罗那与德甲霸主拜仁慕尼黑有意在2025年夏季开启亚洲巡回赛,中国站被视为重点场次,两家俱乐部均希望通过商业比赛进一步拓展亚洲市场,同时满足中国球迷近距离接触顶级球星的需求,据知情人士透露,赛事主办方曾与上海、北京等城市展开接洽,初步规划了至少两场友谊赛,甚至可能包括一场“国家德比”级别的对决。

王涛在最新爆料中直言:“从目前沟通情况看,足协对这类商业赛事的审批态度非常谨慎,甚至不敢轻易放行。”这一表态间接证实了赛事推进的困境。

足协审批成“拦路虎”?
尽管商业赛事对推动足球市场热度、促进文化交流具有积极作用,但中国足协近年来对国际友谊赛的审批愈发严格,分析人士指出,这一趋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:

王涛独家爆料,巴萨、拜仁今夏中国行搁浅 足协审批受阻引热议

  1. 赛程冲突风险:2025年夏季恰逢国际足联新版世俱杯扩军后的首届赛事(预计2025年6月-7月举行),欧洲顶级俱乐部需优先保障主力球员状态,商业赛事的竞技含金量与球员投入度存疑,足协或担忧比赛质量不佳引发舆论争议。

    王涛独家爆料,巴萨、拜仁今夏中国行搁浅 足协审批受阻引热议

  2. 商业赛“泡沫化”前车之鉴:过去十年,部分欧洲球队来华比赛因“走过场”“球星缺席”等问题遭球迷诟病,足协可能希望避免类似事件损害国内足球市场口碑。

  3. 本土赛事优先级:2025年中超赛程密集,足协杯改革后也将迎来关键赛季,足协更倾向于将资源倾斜至本土赛事,而非为商业赛“开绿灯”。

球迷反应两极分化
消息传出后,球迷群体反应不一,部分球迷对无法在家门口观看豪门对决表示遗憾:“C罗上次中国行因故取消,现在连巴萨、拜仁也没戏了,顶级球队越来越难见到。”也有球迷持理性态度:“如果球星只来踢半场,票价却虚高,不如不看。”

值得注意的是,王涛在爆料中强调:“并非足协单方面阻挠,而是多方沟通后认为条件尚不成熟。”这暗示赛事主办方在商业条款、安全保障等方面可能未完全满足监管要求。

商业赛事未来何去何从?
此次事件折射出中国足球商业赛事面临的深层挑战,国际俱乐部对亚洲市场的重视度持续提升,但另一方面,国内监管机构与球迷对赛事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,如何平衡商业价值与竞技诚意,成为主办方必须解决的课题。

有业内人士建议,未来商业赛或需更早启动审批流程,同时明确球星出场条款、票价透明度等细节,以重建各方信任,与中国本土足球发展目标(如青训合作、教练交流等)深度绑定,可能成为突破审批困境的新思路。


巴萨与拜仁中国行的“搁浅”,既是商业足球与行政监管碰撞的缩影,也为行业提供了反思的契机,在球迷期待与市场规范之间寻找平衡点,或许才是中国足球商业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